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8月25日 星期一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心靈補給 > 佛學講座> 台北道場佛學講座 《十住經》菩薩道的修行指南

佛學講座

字級

台北道場佛學講座 《十住經》菩薩道的修行指南

【人間社 廖麗珠、陳瑞蘭 台北報導】 2024-12-16
佛光山台北道場12月14日於如來殿舉辦佛學講座,禮請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,宣講「《十住經》菩薩道的修行指南」,參加八關齋戒戒子與佛光人及線上收看直播之信眾逾800人與會。法師勉眾:「讓我們學習菩薩的願心與心量,轉念安住當下,將歡喜布施給他人,成就自他圓滿的歡喜人生!」

妙光法師說明,人間佛教研究院國際中心負責編纂《佛光大辭典》英譯本,由於蘭卡斯特教授在美國頤養天年無法來台。因此,法師於11月率工作團隊前往西來寺,向教授請益如何以英文翻譯佛典,並討論佛法的領悟。

妙光法師回憶曾向蘭卡斯特教授提出一個問題。他說,曾經在洛杉磯機場被一個小孩稱作阿彌陀佛,於是好奇的問小孩為何這樣稱呼他們,小孩回答:「因他們穿著古代服裝」。此時法師反思,若有一天「菩薩會以什樣方式出現在我們身邊?」

法師接著說,蘭卡斯特教授一生研究漢文大藏經,並用15年時間把小品般若經譯成英文,在研究理解菩薩證得般若波羅蜜智慧後,認為「若有一天,菩薩若出現在我們面前,會是什麼方式與我們對話?會教我們甚麼?」為此,教授以英文為團隊成員上了12堂《十住經》的課程,這就是今日講題的因緣。

妙光法師說《十住經》主要出自《華嚴經》「十地品」,為鳩摩羅什大師所翻譯,細數菩薩修行的十個階位,「住」的意義為「菩薩安住十地,心離一切動搖,具足清淨信解,乃至佛地」。《十住經》的說法者為金剛藏菩薩摩訶薩。聞法之眾,具有不退轉菩薩的六個條件:清淨、無汙染、對佛法深信不疑、不畏於困難、大悲心、善巧方便。

十方諸佛對金剛藏菩薩摩頂,認可並鼓勵其智慧與慈悲。菩薩承佛威神,進入菩薩大智慧光明三昧,清淨眾生心靈,使他們得以以清淨心來聽聞佛法。菩薩說完「歡喜地」、「離垢地」、「發光地」、「焰地」、「難勝地」、「現前地」、「遠行地」、「不動地」、「善慧地」及「法雲地」等十地名後即沉默不語。

一名為解脫月菩薩摩訶薩即問:「金剛藏菩薩,為何只說諸地名號,便沉默不做解釋?」金剛藏菩薩表示因擔心聽眾無法接受而放棄菩薩道,所以選擇沉默。解脫月菩薩表示:「佛子,當成佛力敷演此義,是諸菩薩於是深法皆能證知」,金剛藏菩薩聽後,才寬心繼續宣說大法。

佛學講座開始之前,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特別頒發八關齋戒全勤獎給30位精進戒子,讚歎他們全勤出席修行實在不簡單。

十方諸佛對金剛藏菩薩摩頂,認可並鼓勵其智慧與慈悲。菩薩承佛威神,進入菩薩大智慧光明三昧,清淨眾生心靈,使他們得以以清淨心來聽聞佛法。
12345678910第1 / 202頁
追蹤我們